听新闻
放大镜
既要讲政策 也要讲方法
2019-01-29 16:06: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姓名:田虹

  职务: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处(离退休干部服务处)副处长

  本领观:

  “做纪检监察干部,心一头要连着党,一头要贴着群众,让群众感到党就在身边。”

  “信访工作是展现纪检监察机关的窗口,更是做好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不能有丝毫马虎。”

  “干净干事,热情干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清廉、亲民形象。”

  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她从事的都是普通岗位的平凡工作。她就像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块基石,沉积在工作的最前线,坚守信念,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用强烈的责任心和无悔的追求,书写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2017年,田虹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回馈给你什么样的人生。”田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忠于职责的态度、干净干事的品行、敢于担当的精神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真实的故事诠释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2007年,为充实信访工作力量,田虹从案件审理室调整到信访室,一干就是8年。

  刚上岗接访,就遇到了“挠头事”。那天来了一位老婆婆,声称自己家的宅基地被邻居占了半米,让田虹给要回来。田虹本想说这事不该纪委管,话还没说完,老人拍着桌子喊起来:“共产党不管谁管?”恰好值班领导进来,扶起老人,端了一杯茶让座,给老人讲清道理,并给基层干部打电话交待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老人满意地走了。

  此事使田虹感到信访工作既要讲政策规定,也要讲方法艺术。为此,她从“零”开始,反复学习信访方面的书籍,经常留意其他领导和同事如何接访,对复杂问题反复琢磨,虚心请教。最终,她总结出了接待群众热心、听取反映诚心、了解情况细心、启发疏导贴心、说明解释耐心、排忧解难真心,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递、一声问候相暖的“六心”和“四个一”接待方法。

  每次接访,面对一双双渴望解决问题的眼睛,田虹都坚持换位思考,始终做到“急事不拖,难事不推,棘手事不避”。对缠访、闹访的也能耐心对待、一视同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力争把政策讲清、原则讲透,让群众揣着疑问来、带着明白走。

  一天中午,田虹在接访室值班。30多名农民工带着铺盖、锅碗来群访,反映他们在工地打工,被“包工头”拖欠工资37万元。按说,这不是纪委分内的事,但由于该问题涉及人数多、群众情绪激动,若不及时化解,势必造成群体性事件。田虹一方面耐心疏导,一方面协调涉事单位派来一辆大客车,安置农民工上车避寒,避免了矛盾激化引发其他问题。晚上10点左右,通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这起群访事件被妥善解决。

  田虹常说:“信访工作就是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群众把我们看作解决问题的希望,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多年来,田虹办理信访举报5900余件,接待上访群众1660余人次。

  田虹的质朴踏实、工作细心、待人热情是出了名的。在一次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老干部给纪委工作提意见和建议,要求“让田虹到老干部服务处工作”。原来,田虹经常协助做老干部工作,谁家房子漏雨了、家里灯坏了都给她打电话,她热情服务,就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组织决定任命田虹为老干部服务处副处长。

  田虹不负众望。几年来,她先后30次上门看望慰问老干部,38次协调老干部体检和住院看病,对老干部给以人性化的关怀。离退休老干部评价她说:“她是一个合格党员。”(杨博)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