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近日,江西省宁都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田头镇田头村向贫困群众核实产业扶贫资金发放情况。
“请问,上周转给你镇办理的扶贫领域的信访件现在办得怎么样了?”“我们正在开展初核,情况已经基本摸清楚了……”近日,江西省宁都县蔡江乡纪委书记彭新明接到县纪委监委的一个督办电话。
这是该县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的一个镜头。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宁都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郭闽军介绍,2018年以来,宁都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建立挂牌督办和跟踪问效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排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一方面,通过新闻报道、进村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内容和监督举报方式,扩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发动他们参与;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来信、来访、来电等监督举报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在宁都纪检监察网和“翠微清风”微信公众号设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报直通车”,搭建信息化举报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高效、便捷地反映问题和诉求。该县纪委监委还建立完善扶贫领域涉纪问题线索互通共享机制,通过加强与扶贫移民、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中央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大督查、巡视巡察、专项审计、部门检查等渠道发现的问题。2018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收集、发现相关问题线索192条,其中与其他部门、单位相互移送34条。
该县纪委监委对收集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统一归口受理和登记,集中分析研判、科学分类处置,对每件问题线索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办结时限。设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和督办工作台账,按照“当天呈批处置、第二天转办到位、一周后上报办理进展情况”的要求,将相关问题线索进行集中交办,逐一登记并挂牌督办。
“交办后,承办单位一周没上报办理进展,电话提醒马上就到。”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电话提醒、现场督导、发函督办等方式,实时跟进线索办理进展,坚持建账、对账、销账相衔接,确保交办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该县纪委监委还注重运用问责“撒手锏”来推动工作落实,采取电话抽查、实地走访、办案质量评比等方式,对已办结的问题线索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存在违反规定、敷衍了事、故意包庇等情形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交办的192件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中,已办结177件,立案111件12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本报通讯员 李良 甘士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