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城市,每年夏天都因内涝而瞬间成为“泽国”。被内涝折磨的城市中,台阶成了瀑布,驾车如开船,连公交车都成了“冲锋舟”。而“痛定思痛”后加大投入治理内涝的结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可谓“年年城市迎大考,年年城市成内涝,年年防汛不给力,年年城市都糟糕”。老城如此,新城也没躲过去,众多“现代化”城市在暴雨中露出短板,甚至被打回原形。
曾几何时,房前的小溪不见了,屋后的小河不见了,城镇周边的河流断流了,干涸了,变成了开发商的楼盘和形形色色的工业区,每遇到大雨,原先能够承载雨水的江河湖泊没有了……现代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导致地下排水工程的严重滞后,城市防洪防灾系统甚至出现今不如昔的情况。
“逢雨看海”已成城市通病,犹如一记警钟:“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整改刻不容缓。有关地方和部门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融会贯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尽可能把内涝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