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我的尖山村
2025-07-31 10:12:00  来源:检察日报

  2025年4月,我从一名检察院的书记员,成为甘肃省渭源县上湾镇尖山村的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当我拉着行李箱,踏入村口那略显沧桑的院坝时,几位纳鞋底的婶婶抬头,用好奇的目光审视着我。不经意间,一个金黄的玉米棒子从竹筐里滚落出来,在地面上欢快地跳跃、旋转——这一幕,成了我与这个村子不解之缘的开端。

  悄然间,我已在这里度过了快三个月的时间。我的驻村岁月,每天始于晨曦微露时那条蜿蜒小路,终于夜幕降临后那盏昏黄的路灯。驻村帮扶日志上的字字句句,不只是记录,也是我在尖山村的点滴缩影,它们藏匿于沾满露珠的裤脚间,镌刻于布满老茧的掌纹深处……

  初到村里,一切显得那么陌生又充满挑战。村支书向我介绍村里的情况:“咱们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87户2796人,常住人口560户2271人。主要种植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等粮食作物和当归、党参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近些年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童,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我深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于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于是,我与其他村干部开始挨户走访,把群众需求和建议一一记录在我的日志里。晚上,我便静下心来整理,依据问题的轻重缓急以及解决思路进行梳理,让这本小本子成为我工作的得力帮手。

  在村支书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其他工作队员的帮助下,我用两个月时间访遍了全村560户村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村情民情。从主动帮助独居的李老汉联系医生看病,到顺路护送年迈的牛奶奶赶集买农药……我用自己所理解的驻村举动,一点点走进村民的生活。

  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与镇上距离又较远,我和其他队员商议,趁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在村委会院子里搭建“说事、议事、解事”平台,将自己能说会道的“社牛”本事与业务专业知识糅合,和其他队员一起宣讲党的最新政策、收集村民建议、和村民聊聊家长里短、帮忙调解矛盾纠纷……只要是能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我们都可以做。

  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五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75岁的马老汉情绪激动地来到村委会,高声大嗓地喊着要找检察院的驻村工作队,说“有人欺负他”了,让我们为他主持公道。安抚好马老汉的情绪,细细听来原来是他家和邻居杨大爷后院菜地中间沿院墙种了一排杨柳——两家之间平时靠这排树为界,以前两家种树的时候口头谈好了树的归属问题。没想到去年老邻居杨大爷去世,现在房子归杨大爷的儿子继承,杨家便不承认以前的口头协议了,两家互不相让,因此产生矛盾。

  梳理好来龙去脉,我们工作队立即和村干部一起到马老汉家里实地查看。原来那些所谓的杨柳树只是一排老树桩上发的一些胳膊粗细的新枝条,主要作用是把两家的菜地隔开,其实根本不值钱。经过我们现场协调,两家很快统一思想,达成一致意见,重新握手言欢。在我们走出院子的时候,马老汉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感谢,感谢!我也突然想明白了,为了几棵树,伤了两家半辈子的情分,一点都划不来!”。

  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事时有发生,虽然比较琐碎,但事关群众利益“都是大事”,只要处理好了,群众满意了,我们就感到特别欣慰,特别踏实。

  渐渐地,村民看我的眼神从陌生变得亲切,聊起家常来也愈发坦诚,他们对我的称呼也从“干部”变为了“小杨”。我每天都会在村里转上一圈,走过各家小院,和乡亲们拉拉家常:“王大爷,今天血压稳不稳,身体咋样?”“王姨,你家新下的羊崽崽长得壮不壮?”“谢哥,今年油菜长势咋样?”这些话,宛如纽带,将我紧紧系于这片深情的土地上。

  “小杨,等下一起去黄小花家,分管民政的周主任也在。”

  黄小花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但由于父亲年初突发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有精神类疾病,即使有低保,面对开学的一大笔费用,黄小花全家还是犯了难。我小心翼翼地问着黄小花:“我听村主任说你不太想读书了,这么好的高中都不去了?”黄小花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十分难受,猛地一下红了眼眶:“家里有钱我就去读书。”在仔细了解这一家的具体情况后,我们和周主任根据实际制定了帮扶措施,通过申请残联助学金、提升残补水平、联系好心人资助等一系列办法解决了黄小花的燃眉之急。

  开学后,我与黄小花保持着联系,通过电话了解她在学校的动态。听着电话那头黄小花热切地分享在学校的点滴,看着她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不断朝之努力,我忽然间明白,以前作为一名书记员,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万事大吉,现在,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从坐办公室的书生意气到深入基层的躬体力行,我亲身感受到了群众的期盼。每当我看到村民露出笑容的脸庞,那份由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与决心。

  时光如白驹过隙,从初来乍到的不了解到如今能够自信地讲述身边的榜样和村民的实际情况,我的驻村札记的每一笔都记录着自己的成长与蜕变,都深深镌刻着大家的认可与鼓励。我深知这条道路既光荣又充满挑战,但我已做好准备。我的尖山村的故事依旧未完待续。

  (文字整理:魏燕。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