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西郊本没有公园,甚至连街角也没有。有的仅是一条通向邯郸市的省道。它从城区东郊向北绕过城区,径直来到这里,又弯向西南指向,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
弧线是美的。夏季夕阳下,田野一片碧绿,浓烈的红色光线,铺洒在灰黑色的弯道上,路面总能反射出红晕的光亮,招引我每逢晚餐过后,都来这里散步。行至此处,已弱去白昼热辣的夕阳,在弯处将光线斜照下来,沐浴在我的身上。地面的温气,自脚下浮升,只觉得从裤管内抚摸遍我的全身。那头顶上方的白杨树冠,虽然粗壮地长在路肩,却将茂密的阴凉宣泄而下。一阵微风吹来,我漫步在这红色光浴的自然长廊之中,白日伏案劳作的疲惫洗去了,内心清爽怡然,身心全然浸润到“曲径通幽”的意境之中。
弧线之美,美进了我的内心。不经意间,这美也向世人抛出了诱惑。从三年前的仲夏时节迁居到城区西北部的花都社区起始,我总是走出社区北门,踏上省道,独自来到这里遛弯,而同迁的居民大都喜欢去城区内的广场散步。也许某天,有人发现了我的“秘踪”,接踵尝试,体验到了这拐角之处的风景,并享受到“风景”异于广场的好处。红光返照,视野宏阔,微风从田野吹来,既吹离了身处广场的喧嚣,也洗涤了见面互暄的烦扰。他们发现,散步于此,即使内心浮躁,也能在这里得以沉淀,变得澄澈而透明、自由而自在。于是,来此遛弯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
一年之后,途经城区省道两旁高楼林立,县城北部居民密度增加,省道再次北移。花都北门前的这段公路由此变成城区街道,名曰“珠江西路”。珠江西路朝西拓展,与新建的南北大道径直相接。弧形之路之所在便形成了街角。
街角,依然葆有“弧线”的样貌,只因平添了安全与舒适,每每再来到这里悠闲,便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我不仅看到了晚霞之中,来此散步之人成群结队,即使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也依然有不少人到这里拉弦、唱歌,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乘着清风朗月,眼观白云悠悠,将袅袅的音律和着咏唱,传向了田野,与大自然各类昆虫的鸣叫,共情和鸣……更有那些退休的老人,抢在太阳未出之前,双手提上鸟笼,前后摇摆,阔步来到这里,然后,在大树间系上一条红绳,挂上自己的心爱,便游步于晨风阵阵、鸟啼声声的弯路之中。街角,全然呈现出了一番“人化自然”的情致和优雅。
街角以全新优雅的姿态,怀抱着前来休闲的人们。人们躺在怀抱中,也以各种休闲乐道的情致,平添着这自然之中的人间生趣。就在人们与街角互动的默契中,城建部门顺势而为,将此处列为公园加以建造。一年的光阴,偌大的街角地面,开始有了高低平滑的起伏。起伏的地面上,又渐渐冒出了如茵的绿草。起伏的绿草地,经过曲曲弯弯的甬道勾画,让紫叶李、白玉兰、金叶女贞等一些观赏性树木驻扎其间,享受起夜间灯光映照的礼遇。如今这爿弯处所在的街角,白昼阳光普惠,夜晚彩灯齐亮。再来到公园散步,不仅有了“余复何为”的“神畅”,也有了“相看两不厌”的互赏……
又是一年初夏至,年年夏至景不同。晚餐后,我依然出门西行,踏步珠江西路去“弧线之美”处散步。三年多的生命时光,就是这样迎向四季更迭、从不重复的生活美景里,浸润其中,然后消弭于美之深处无影无踪。发现的“弧线”是美的,和谐互动的街角也是美的,畅神互赏的街角公园还是美的。
美,从来没有远离我们。诗意,也永远蕴藏在寻常的生活中。这一切犹如连街角都没有的城区西郊,只要拥有内心澄明,以美韵之心关照自然,它必将从“弧线”起步,绽放其浪漫的光芒,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