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员干部要树立世界眼光,学会用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知识的总和”,它的产生和发展立足于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宣言,激励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为人类解放事业共同奋斗。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知行合一,把一生奉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就是马克思历经10年专心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规律的产物。可以说,世界眼光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研究活动及其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破解中国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具备世界眼光,并以之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发展。90余年风雨洗礼,党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的世界眼光密不可分。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的解放紧密相关,表现出深广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人类情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思考时代,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成为党制定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中国改革开放40年,始终坚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国策不动摇,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
以整个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为参照物,40年来,中国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明发展成果,特别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先进经验,对改革开放事业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群体关系、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乃至政治体制机制等都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从根本上推动着中国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规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世界各国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远离贫困、共同繁荣,远离封闭、开放包容,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运用世界眼光思考处理当代问题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不仅关注中国人民的福祉,而且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人类意识,始终把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身使命。中国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全球发展与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风起云涌。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封闭起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同时,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各类风险加快积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深刻变化,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压力不断增加。世界经济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选择。
站在十字路口,能否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当代中国继续推进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现代化,既要以本国国情为依据,慎重考虑本国历史和现实,分析本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同时也要坚持世界眼光,考虑国际环境因素,继续扩大开放,始终关注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领导干部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强调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坚持世界眼光。
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国际视野,增强全球观念,强化人类意识,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放眼人类发展进程,科学判断中国的发展方位,善于从世界发展趋势、发展脉搏和发展潮流中把握中国的发展机遇、发展态势和发展规律。
坚持世界眼光,要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继续扩大开放的前进道路上,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贾凯 程圆圆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