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万州记忆
2024-07-24 09:28:00  来源:检察日报

  建于1930年的万州西山钟楼方本良摄影作品

  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始于最初的深刻印象。万州,离我家最近的一座城,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踏入一个叫“城市”的地方。因此,无论岁月游走多远,无论时光如何嬗变,于她,我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万州地处重庆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地,因“万川毕汇”而得名,自东汉建县,已有1800多年建城史。1997年重庆市直辖之前,万州叫万县市。

  初中毕业那年,我13岁,除了附近乡场外,还从未进过城。村里的同伴,都以到过万县而自豪。从进城回来的同伴口中得知,万县比十几个乡场还大,要什么有什么,许多东西是乡下不曾见过的。强烈的好奇心,令我心驰神往。

  在那个清贫艰难的年代,父母对我进城的愿望是极不支持的,他们倒不是担心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是担心我走进城里大街小巷迷失了方向,而是口袋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我往来的车费。面对这样的窘境,同伴给我出主意:到村民家收购鸡蛋拿到城里卖,从中赚取差价做车费,绰绰有余。那时农村一个鸡蛋七八分钱,拿到城里能卖一角一二分钱。改革开放之前,这种行为被称为“投机倒把”,政策不允许。改革开放后,这种行为叫“搞活流通”,得到政府支持和鼓励。彼时,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极少,有人脑筋活络,看准这一门路,把鸡蛋从乡下买来运到城里贩卖,村民叫这些人“鸡蛋贩子”。

  我也要当一回“鸡蛋贩子”。找到一位长辈赊借本钱后,我背着背篼,头顶骄阳,走村串户吆喝:“有鸡蛋卖不?”村民闻讯,忙把积存的鸡蛋用篮子提出来交易。经过两三天的奔波,收购了400多个鸡蛋。我喜滋滋用背篼背到场上,搭乘公交车去万县市。

  公路是泥土碎石路,公交车一路颠簸,一路停靠,30多公里路程行驶两个小时才到达南岸陈家坝轮渡码头。在等渡过程中,我第一次见到书本上尊称为母亲河的长江,惊喜之情难以言表。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滔滔涌来,又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气势如虹,蔚为壮观;江边不远处,不时有巨大漩涡经过,令人毛骨悚然;岸边,江水卷起波涛哗啦啦作响,有节奏更有气势,像鞭子似地用力抽打着堤岸。此刻,日思夜念的万县市就在对岸,我恨不得插翅飞过去,及早目睹她的芳容。

  当轮渡缓缓靠上北岸后,公交车沿着一排排条石铺就的公路摇晃上行。透过车窗,映入我眼帘的是高高的石堡坎,以及石堡坎上低矮的瓦房和石缝中斜刺长出的黄葛树;生活污水从下水道毫不遮掩飞流直下,直排长江;小商贩来来往往,吆喝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公交车终点站在岔街子,到达后,乘客纷纷下车,各奔东西。

  第一次进城,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我左顾右盼,满目欣喜,感觉一切都那么新鲜、好奇。单就美食来说,小笼包、粉蒸扣碗、杂酱面、抄手、蹄花汤散发出的香气,直捣五脏六腑,叫人馋涎欲滴。堆码在巷子的竹器产品,如竹席、竹椅、竹凳、竹沙发、竹书架林林总总,美观精致,应接不暇。街边店面一浪高过一浪传出的立体声流行音乐,振聋发聩。这一切美好的东西,我无暇眷顾欣赏,赶快把鸡蛋卖了要紧。

  我在马路边放下背篼,掀开上面的薄膜,将白花花的土鸡蛋从谷糠下拣出来,不等吆喝叫卖,市民看见鸡蛋新鲜、个大、色泽好,价格又比“鸡蛋贩子”便宜,一下围了过来,纷纷抢着购买。不一会儿,鸡蛋售完!除去本钱,我净赚了12元!

  接下来,我开始在万县市自由闲逛。沿着胜利路走到大桥,立刻被大桥的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吸引,从大桥上踱过去,然后又从对面踱回来,中途不时站立在护栏边探头往下望,只见苎溪河浊浪翻滚,水流湍急,从桥面到河面深不可测,心里直发怵。前人在这样的河面上建起一座大桥,且经历风雨沧桑几十年不改当初模样,其聪明智慧让人称奇。

  坐落在二马路的百货公司高大气派,早闻其名。深入其中,灯光辉煌,绚丽夺目;头顶电扇运转,凉风习习;柜台内商品繁多,目不暇接;每一层楼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女售货员,打扮新潮,裙裾飘飘,但有些目空一切,对乡下人爱理不理,那个时候的城乡差别从她们服务的态度里可见一斑。

  沿大梯子拾级而上,便是和平广场,那里别有一番景象。当年和平广场是泥土地面,平整如砥,广场上除了一对母子放飞和平鸽的雕像之外,未植一棵树木、一株花卉,显得空旷、宽阔,不时有卖气球的商贩来回走动叫卖。靠近广场边,有三四家出租自行车的商家,两角钱一小时,骑行的人很多。有学骑车的年轻人,尽管小心翼翼但经常摔跤,有的竟撕破裤管,尴尬一笑后接着再骑;多数是熟练的高手,在坝子上左冲右突,骑行如箭,悠哉乐哉,满面春风,好不惬意。

  一路走一路逛,不知不觉天色向晚,于是我到岔街子“前进”旅社登记住宿。在草草吃碗小面后,我又顺着胜利路慢慢步行到十七码头。好不容易来一趟,当然要看看城里的夜景。

  十七码头是挺繁华热闹的。进出港口的轮船你来我往,一艘接一艘,汽笛声响彻夜空,不绝于耳,明亮耀眼的探照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出行与归来的旅人在这里上演一幕幕悲喜剧。码头的繁华带动了夜市的人气。夜幕四合,灯火璀璨,夜市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不少外国游客徜徉其间。夜市街道两旁摆满了万县的特色产品,最有代表性的当数三峡石。红沙碛是三峡石的出产地,那些经过洪水冲刷远距离流浪而来的石头,早已磨去了尖锐的棱角,内核硬朗,石质刚强,涂上清漆,锃亮泛光。有的单个自成一体,有的两三个组合成型,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人物造型,惟妙惟肖;鸟兽虫鱼,栩栩如生。精美的石头刻上经典的文字,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有的表达爱情,有的象征友谊,有的暗含哲理,有的隐喻人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三峡石,在敬佩工匠精美绝伦的手艺的同时,暗自感叹万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夜市,梁平竹席、万县皮鞋、万县罐头均占有一席之地,外地游客以能买到这些物品为荣。生意兴隆达三江,商贩个个喜开颜,直到夜晚十二时,夜市的高潮还未消退。信步溜达,意犹未尽,若不是次日要搭乘早班车回家,我才不愿回到旅社安寝。

  第一次进城虽是走马观花,看到的也仅仅是万县市一隅,但管中窥豹,我了解了山外的世界,知道了城乡的巨大反差。这对于一个爱做梦的13岁少年,其后人生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而我那时候懵懵懂懂,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穿越时空隧道,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现在虽然过去四十多年了,随着三峡水库水位上涨早已物是人非,但是那些街道、那些物件、那些景致仍历历在目,一段岁月、一段历史、一段记忆在我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正如有人说:“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对万州,我,属于后者。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