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村支书申明为创办村史馆向村民征集文物。呼吁大家把家中“有故事的宝物”捐出来,将来后辈从外边回乡,看到这些也好有个念想。
正好快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人回来的多,要是平常,村里老弱病残,想捐献也难搬过来。通过宣传,半个月的时间,老大队部的院子里就摆满了旧物件。申明叫来镇文化馆的同学华子,华子笑着说:“行呀,老同学,动作够神速的,机会抓的也好,真不错,等过了年,把老照片和文字做成喷绘挂上墙,东西分类摆好,做好灯光,就差不多了……”
这天回到家中,申明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也满意地点头。
父亲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那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事。有一天,八路军部队路过山里的村庄,正好天黑了,部队想在村里住下,班长找到村里的保长说明了情况,保长看是八路军,说话这么客气,找村里的几个长辈商量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他领着战士一家家的敲门,你家俩、他家仨的都安排住了下来。最后他把班长和剩下的两名战士领到自己家,叫家人给他们做饭吃,班长说,我们带着粮食呢,借我们锅用一下就行了,大家日子都紧巴,都不容易。等他们喝粥时,保长让家人端出了咸菜给他们。那天晚上,保长和班长聊了很久……”
第二天早上离开时,战士帮借住的人家打扫了院子,挑了水。班长对保长说:“本来打扰大家就很难为情了,可还有一事得求您帮忙,我们要尽快走出山区跟大部队会合,但行李太重,影响行军速度,想借匹马。您放心,我可以给您打借条,一定会还的。”
保长思考了片刻,出去不大一会儿,牵着一匹马回来了,说:“借条不用了,马你们先用吧。”
那马可是保长家为数不多的牲口,农忙时能顶个劳力呢。
半年,没动静;一年,还是没动静。一年半后的一天,马竟然回来了,背上驮着一袋粮食,身后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小马驹。一家人喜出望外。保长从粮食袋子里找到了一封感谢信……
“当时的那个保长就是你爷爷。”说到这儿,父亲长长舒了口气。
“谢谢爸,您今天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让我知道了爷爷的故事……”
“爸,还想问您一件事,镇里的养老院是您捐资建的吧,这事连我都不知道,您保密工作做得够好的。”申明问父亲。
父亲没有正面回答,拍了拍申明肩膀,说:“你小子不也自掏腰包给村里改造了自来水塔?”
说罢,父子俩相视而笑。
不一会儿,父亲从卧室拿出一个小包裹,一层层打开,申明好奇地睁大了眼睛,不知是什么好东西。原来,包裹里是一副旧马掌。
父亲说:“这件‘宝贝’捐给村史馆吧,别忘了把借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