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高粱豆腐
2018-12-25 14:30: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周日早起为孩子做早餐。老北京白玉方干一向是孩子的最爱,百吃不厌,常做常新,这一次来点什么新花样?

  有了!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方干上打上菱形花刀,投入八角、香叶煮之,再佐以上好鲜酱油,便是一道好吃好做的配粥佳肴。

  很快,八角香叶在沸水中跳起了舞蹈,水汽氤氲中,我梦回水乡,想起了儿时的高粱豆腐,恍若听见故乡的捣衣声、挑水声、舂米声、推磨声,仿佛看见厢房里围着围裙做豆腐的奶奶。

  奶奶身材瘦小,貌不惊人,目不识丁,却打得一手好豆腐。爷爷倒是识文断字,清秀俊逸,十里八乡有名。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我们姊妹俩总是被送至乡下爷爷奶奶家,这时候,奶奶总要顺着木梯子,爬上木阁楼,取出自己种的、存放在竹筒罐里的豆子,打豆腐给我们吃。

  有一年打豆腐,我对爷爷说:“我觉得奶奶打的豆腐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豆腐!”

  爷爷放下手头那部厚重如砖块的老式收音机,道:“也取一样嘛!”意思是奶奶没有别的长处,惟有做豆腐这一样。正在灶台边忙活的奶奶听了爷孙俩的对话,笑而不语。

  我好奇地走过去,盯着灶台下大木盆里点了石膏正缓缓凝固玉脂一般的豆浆汁出了神。彼时,不知从何处倏地窜出一只不识相的老母鸡,被狗撵着受了惊吓,慌不择路,一头栽进木盆里,又扑腾着迅速逃离。眨眼间,原本洁白平整的盆面上留下一个污坑!这倒是好!种豆收豆、晒豆泡豆、磨豆煮豆、点豆挤豆、压豆蒸豆,吃一顿豆腐容易吗!我愕然地瞪着那个污坑,又气又恼,又觉好笑,连连道:“奶奶,这豆腐我是不吃了!”

  奶奶顺手抄起一只水瓢,一下舀掉木盆里的污渍,说:“哪个讲吃不得!吃得的呀!”这一次,奶奶做了王家只在逢年过节才做的高粱豆腐。高粱茅煮成红汤,蒸好的豆腐浸泡其中,大约两个时辰之后,豆腐便由白转红,犹如贵妃醉酒,恰似嫁娘害羞,既具高粱的清香,更添一层喜庆之色。而我早就忘掉了那个污坑,吃得倍儿香了。

  爷爷说娶了奶奶,是因为她会做豆腐,其实,又何止如此呢!爷爷其实心里最明白。奶奶把家族里每一个人,包括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孙子外孙的生日都记得清清楚楚。大智若愚的奶奶,婆媳间、妯娌间、邻里间总是相处得格外融洽。爷爷60岁时因脑卒中瘫痪了,全仗奶奶日夜伺候,这一照顾就是30年!我迄今仍记得瘦小的奶奶为爷爷挑水洗澡,击骨取髓喂给爷爷吃的情景。

  如今,爷爷奶奶已去世,奶奶亲手做的豆腐我再也吃不到了!那种滋味只能永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在北京一时也找不到一般只是用来做扫帚的高粱茅,即使找到了,又怎么比得上奶奶自己种自己磨的高粱豆腐呢!只是,那一抹高粱红,萦绕心间,始终难忘!(王庭戡)

  编辑:陈静